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文化馆“千年治黄”主题展:从这里,读懂千年治黄大业

2020-09-25 11:10:00 来源: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5日讯 黄河,自古有“浊河”之称,由于黄河频繁决口改道,黄河水患一度被称为“中华的忧患”。

   

  让黄河由“害”转“利”,是中华儿女长久的奋斗目标,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注重黄河的治理。黄河安澜,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9月24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黄河落天走东海”网络主题媒体行一行走进东营黄河文化馆。一个展馆,一段历史。馆内展示的中华民族的“千年治黄史”,从这里,可以读懂千年治黄大业。

  根据史料记载,从发生频次和影响上看,历史上黄河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的华北平原,而伴随着黄河决口改道的泥沙,一定程度上再造了当地的地势地貌,比如大陆泽、大野泽等湖泊的消失,河南开封古城、河北巨鹿古城、山东巨野古城等的湮没。

   

  同时,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也几经变化,如今许多地方的古贝壳堤便是这一见证,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黄河的摆动范围南到淮河、北到海河,而由此形成的黄淮海平原,可以整体上看作黄河的大三角洲。此外,在上游的银川平原、河套平原,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段、孟津至武陟段,黄河河道都有过较大幅度的摆动。

  大禹开启了黄河治理的先河。相传,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疏导到龙门山后被龙门山挡住,大禹查勘地形后决定在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开一个八十步宽的口子,最终将黄河水引了过去。禹门口凿开后,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被冲出禹门、骤然跌入十多丈的大瀑布,从此,每逢春季,就有无数金色鲤鱼循着黄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门口,奋力跳跃,偶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由来。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黄河河口通畅,水沙顺利下泄,可保中游河道无虞;河口阻塞,中游河道必壅水滞沙,造成水患。历代治河皆密切关注河口,相继制定治河方策。自大禹治水以来,在几千年治河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总结出多种经验,提出过“分川导滞”、“束水攻沙”等治理方策。

  清代中期的胡定提出了“汰沙澄源”的思想(淘汰泥沙以澄清水源),即治理中游泥沙流失的水土保持方案(简称为全河派)。以往的黄河治理都是哪里有问题,就针对哪里解决,而全河派则从泥沙为什么产生的角度着手,在完善下游防洪措施的同时,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控制中游水土流失,并逐渐达到治理黄河泥沙的问题。现如今,这已成为黄河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民国时期,许多专家学者们从近代水利科学观点出发,曾提出过上中下游全面治理进而达到治理河口的方略,主张引进西方治河技术,重视基础资料积累,对河口进行统筹规划,并做过一些准备工作和简单工程。如1918年和1933年2次进行河口地形测量;1934年进行河口查勘;1936年在乱井子裁弯取直等。

责任编辑:陈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