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东营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

2022-07-14 16:15:12 来源:东营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时间见证前行。

  去年10月21日,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餐厅、草编加工合作社,详细询问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便民服务、促进群众增收等情况,称“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嘱咐“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记者 周广学 摄

  嘱托,声声入耳;厚望,念念于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力拼搏,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让“住好房子、过好日子”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幸福实景。

/

  黄河岸边,希望的田野;杨庙社区,一派生机盎然。

 办好“了不起的事情”,实现群众“安居梦”

  盛夏7月,站在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村口,只见平坦的村内道路一眼到底,绘着二十四节气图、春耕秋收劝农图等彩绘的墙面文雅有致,墙边路旁,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花坛,为村子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有了安心踏实的住房,就得收拾漂亮点。”村民高新民边摆弄小院里的花草边说,过去常说“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可自从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后,原村台得到加固修缮,防洪能力明显增强,村内道路、排水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也同步修建起来,“让人住着安心又舒心”。

  改造搬迁,安居梦圆。我市以黄河滩区16个旧村台改造提升、黄河南展区房台村搬迁改造为基础,加力做好后续搬迁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利津县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一期、二期工程竣工验收,黄河南展区未搬迁房台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昔日黄河滩里的“穷窝窝”,正逐步成为群众安居的“好家园”。

  住得安心,更要住得方便。

  今年以来,东营市把深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安居富民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更加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

/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96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204公里,行政村光纤改造覆盖率均达到99.4%,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

  ——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1582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完成2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56处黑臭水体治理,河口区、广饶县分别开展农村“弱电线路整治”、农村“残垣断壁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工作。

  ——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42处年内计划提升改造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8处已达标,13处正在装修设计,其他21处正在协调推进。

  ——扎实推进城乡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1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18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服务功能提升,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2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正在按计划开展场所改造。

  ……

  务实的举措,有力的行动,切实提升了滩区、展区乃至全市人民的人居环境,实现了这里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安居”梦想。

 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社区“幸福家园”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党建引领下,安居富民工作顺利推进、抱团前行。

  “阿姨,您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没?”“记住,这种来路不明的积分兑换短信不要信不要点。”“不确定是真是假就打官方电话问,或者直接来警务室找我们。”……日前,在杨庙社区,由社区民警、党员、热心群众组成的“老胡反诈队”再次行动起来,挨家挨户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在他们的努力下,杨庙社区先后预防电信诈骗2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迄今“零发案”。

  “零发案”的背后是“同发力”。东营市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矛调员、志愿者等力量,组织“结对”下网格、公益宣传等活动,切实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增强了群众参与感、自豪感。“有时间就和网格员、社区民警一起巡逻、排查、宣传,感觉很充实,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杨庙社区志愿者程伯银说。

  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壮大集体经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垦利区董集镇前许村锦园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

/

  垦利区董集镇前许村锦园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

  在杨庙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下设7家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和1个果蔬冷链仓储基地的沿黄党支部领办产业联合社很受群众关注。该社采取“专业化公司做市场、合作社搞生产、党支部抓服务”的分工协作机制,发挥出了“1+1+1>3”的产业发展优势。其中,循环农业示范园、粮食烘干基地等新项目陆续落地,有效盘活杨庙社区1700余亩沿黄片区闲置土地,形成了沿黄农业产业示范带产业振兴新格局;果蔬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群众收入来源由单一种植收入为主拓展为土地流转、务工和经营收入等多种渠道,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未来几年,我们还想在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社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把杨庙社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麦荣说。

  抓住就业“牛鼻子”,鼓起腰包奔头足

  7月7日,碧空如洗。垦利区胜坨镇胜利社区的张凯龙站在左邻右舍中间,美滋滋地“吹嘘”刚提的新车:“气派,有劲,还好开,咱也‘阔’起来了。”

/

  搬家后,杨庙社区群众放鞭炮迎新年。 张振/摄

  张凯龙介绍,得益于黄河南展区房台村搬迁改造,原王院、卞家、小白、林子等12个村的村民共同搬进胜利社区新楼房,并将耕地集中流转,彻底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谋生方式。“如此一来,土地流转有流转费,得了空又可去镇上的工厂打工,像我这种情况,一年得有7万多块的收入呢。”和他一样,如今,胜利社区的居民,大多数都去了万达轮胎、艾蒙特新材料、谊海化工等企业,过起了“就近有活干、月月可领钱”的幸福生活。

  窥一斑可知全豹。随着东营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加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集群,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日渐显现,城乡群众也因此有了越来也多的就业“好选择”。

  企业多岗位足,如何对接好群众求职意向与企业用工需求,更好促进就业?

  东营市一方面紧盯高校毕业生,积极开展“黄河入海·才聚东营”“东营学子家乡行”“名校名企直通车”“企业招聘进校园”等活动,吸引青年人才就业。另一方面,面向农村闲散劳动力、文化层次较低人员,实施“惠民助企百千万计划”,举办“春风送岗、惠民助企”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3场,推介各类适宜岗位信息1393家17268条,让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不再难。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为的是补齐就业增收最后的“短板”。今年2月,东营市聚焦“补短板、助弱残”工作目标,在全省率先出台《东营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对“4+2”类人员精准聚焦、精准识别、精确认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群体应纳尽纳、应安尽安。同时,基于实际情况,在省定任务基础上,主动将兜底覆盖范围进行扩容,增设23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黄河滩区迁建村(社区)居民就近就业等需要,增幅达42%。其中,7个沿黄乡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331个,占全市乡村公益岗总量的30%,实现了黄河滩区迁建社区(村)公益岗开发安置全覆盖。

  东营市还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保障水平均列全省前四位,并加大特困群众帮扶力度,制定《东营市特困群众急难专项救助办法》,设立慈善“救急难”专项救助基金,兜牢兜实了民生保障底线。

  “能工作的有活干,工作不了有人帮,这日子,有奔头着呢。”提及未来,张凯龙和他的邻居们高兴地笑了起来。笑声越传越远,与广场上的歌舞声、工厂里的轰鸣声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催人奋进的黄河尾闾幸福歌。

责任编辑:陈吉全
新闻关键词:提升群众社区工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