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创新,东营在行动!

2022-11-02 16:15:44 来源:东营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好不好,来去的鸟儿最知道,而营商环境好不好,市民和企业最有发言权。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办事大厅,深入经济一线看企业生产、察服务效能,发现东营市坚持便民利企,打出了服务“加法”、环节“减法”组合拳,打破壁垒化繁为简,为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健康发展。

  营商就是赢未来。今年4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营市营商环境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瞄准“全省前列、全国一流”目标,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坚持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围绕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电力、登记财产、减税降费、法治保障等19个工作领域,安排了189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确保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老百姓切身体会到大数据带来的便捷”

  营商环境究竟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走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一场“大数据的变革”让市民切身体验到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便利。

  “我市针对群众办理不动产及水电气暖等过户手续需多部门跑动、多窗口申请、多次交材料等办事周期长、环节多、手续繁等问题,结合东营实际,在省内率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将不动产及水电气暖过户等民生事项集成为‘一件事’服务,建设了以‘无感过户、效率登记’为主要特征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云大厅,全面实现不动产及水电气暖‘协同办理、无感过户’。”东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技术服务科科长袁一鸣告诉记者。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按照“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要求,打造“特色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过户协同过户”标准化办事流程,实现“一码关联”。组织市发改、住建、水务部门及各水电气暖供应机构,将所有小区(区域)名称、坐落位置、门牌号码等信息通过不动产单元号“一码关联”,与所对应的水电气暖供应机构在不动产登记平台全部提前匹配。实行“一表申请”,在不动产登记平台、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集成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业务协办申请表,增加水电气暖过户申请选项,实行“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提报”。实施“一窗受理”,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群众申请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即可一并申请水电气暖过户,实现相关事项“协同办理、无感过户”。

  “以前,我们申请办理不动产及水电气暖等相关过户手续,需要奔走至少五个机构,多次取号、排队、提交材料;实施后,由‘多个办事机构来回跑’变为‘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减少跑腿约20公里,证明材料减少75%以上,办理时间由至少5个工作日变为‘打包过户’,老百姓切身体验到大数据带来的便捷。”前来办理相关手续的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触。

  从“多件事”到“一件事”,从“分散办理”到“打包过户”,不动产及水电气暖的“协同办理、无感过户”的顺利实施,真正用“数据跑”代替了“人工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数据共享房屋过户数据及申请材料方式为近5万户群众办理了相关水电气暖过户手续,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提升了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便捷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营商环境的改善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医、食、住、行”,为市民生活的幸福度提升提供更好支撑。我市还推行“非接触”服务模式,建设“东好办·一码办”智慧服务平台,企业和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即可选择工作人员“一对一”服务,“非接触”办理业务。推进“静默认证”改革,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事项纳入“静默认证”范围,让群众办事“零跑腿”“无感知”。6月24日,在省内率先实现医保移动支付上线。提升调整《东营市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东营市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出台了《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工作指引》,通过就近办、自助办、晓屋办、一码办、帮代办等多种途径,建设了“15分钟政务服务圈”,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大力提升。

  “一次也没跑,15亿元的项目落成了”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关键。东营市始终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顶格谋划、顶格推进,聚焦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加强“穿透式”服务管理,全力推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2022年3月,上海突发大规模疫情,在上海总部人员无法来东营现场办理手续的情况下,在东营港总投资5.3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年产5万吨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通过全程代办完成公司注册、项目审批、土地过户、土地证办理等一系列手续,企业“一次也没跑,项目落成了”。

  “当初选择落地东营,更多考虑的是,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在东营港全部都有,产业链上游集中,且园区各方面比较成熟;如今,切身感受到了东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招商服务,对这次投资更有信心了,公司计划追加投资至15亿元,再购置土地200亩,由年产5万吨提高到20万吨,力争打造一个氟硅树脂新材料产业基地。”山东申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圣宝信心满满。

  从0到5.3亿元,从5.3亿元到15亿元,这一新材料项目的落地,成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服务“引凤来栖”的生动缩影。

  2022年7月12日,河口区政府与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东营德脉年产7200吨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成功落户河口,成为第12家有项目落户河口的上市公司。

  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生产光伏与半导体导电银浆的上市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超28亿元,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新上项目的主要产品为硝酸银、金属粉及电子浆料,属于公司现有产业的上游板块,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百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和规划设计,力争明年1月份开工建设。从无锡帝科首次到河口区考察,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仅用了二十多天,跑出了招商引资的新速度。

  “营商环境好,项目落得快。”为服务生产项目快速落地,我市出台《东营市要素保障创新2022年工作方案》,明确创新能耗指标、土地、资金、环境容量和数据要素等27项工作措施。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实行“三前”模式,用地报批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建设资金到位、“拿地即开工”项目,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支。通过“三前”模式,9月6日津潍高铁项目完成审签当天,同步完成市、县、乡、村四级12余项手续的办理工作。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实行金融服务“精准供给”,向省市银行机构推送重点项目融资需求400亿元,争取各级金融资源支持,26家银行机构为我市102个重点项目授信758亿元;中央直达资金规模26.5亿元,支出进度85.2%。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连续3年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全力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等高水平技术改造。

 “司法组合拳,让营商环境更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抢占了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资源和先机。

  近年来,东营法院把保护企业产权和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推出一套司法“组合拳”,让司法预期更“稳”,让市场主体更“活”,让市场环境更“优”。

  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东营法院构建起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打通涉企案件专属“快车道”。繁案精审、简案快办,以较小司法成本取得较好司法保护效果。今年以来,东营市两级法院受理涉企纠纷商事案件9276件,审结8833件,结案标的额897亿元。

  8月11日,首期“法院院长讲堂”在东营会堂开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赵国滨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围绕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作了辅导报告,全市近7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负责人参加报告会。“这次报告让我知道解决纠纷的道路有多条,最重要的还是合法经营。”有企业负责人说。

  推动“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是东营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2020年年底,东营法院受理一起企业间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公司自2015年以来,多次向原告公司借款,金额高达1.09亿余元,但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原告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东营法院立案法官将该案委派东营市人民调解中心调解。调解当天,东营中院派人进行指导,双方成功达成调解协议。从网上提交诉状到完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本次案件总共用时7天时间,为企业减少诉讼成本59万元。

  调解优先、诉讼兜底,这是一条节约成本、和谐双赢的解决路径。去年以来,东营中院多次开展“银行行长进法院”和“商会会长进法院”活动,成功引导36家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全面接受诉前调解、诉讼调解与小额诉讼程序化解相关矛盾纠纷。如今,东营市商会商事调解中心、中国贸促会东营调解中心、东营市涉外商事调解中心相继挂牌成立,涉企矛盾纠纷的解决模式更多元,维权成本更低廉,权益维护更高效。

  执行利剑保护权益,也护航发展。在执行化解一建设项目系列案件中,东营法院统筹兼顾多方利益,200多个执行案件、标的额近5个亿、到位现金8700万元、以房抵债700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3700万元,实现了烂尾项目建设、债务化解、农民工工资保障、社会稳定的多赢。

  营商环境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创新,东营在行动!东营市将瞄准“全省前列、全国一流”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流程再造,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穿透式”服务管理,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最优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陈吉全
新闻关键词:东营法院环境项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