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东营元素”闪耀!

2024-01-24 11:11:27 来源:爱东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创新发展”“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获批和高质量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频现“东营元素”,涉及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修复、能源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为东营市发展带来利好。爱东营选取部分“东营元素”进行盘点。

  元素1:盐碱地综合利用

  报告摘要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编制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试验示范耐盐碱新品种30个以上”

  “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创新发展”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聚焦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科研平台搭建、科技人才引培,全力加快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东营市建成黄三角农高区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率先创建三级育种体系,建设了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了种质资源3.5万份。举办全国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2023年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会议,总结发布了全国147项盐碱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黄三角农高区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元素 2:黄河口国家公园

  报告摘要

  “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等230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展顺利”

  “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获批和高质量建设”

  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努力形成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格局,对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黄河流域和黄渤海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在特色生态城市和美丽东营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近两年来,实施了总投资9.5亿元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73种,连续两年东方白鹳繁殖数均超过450只,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

 元素 3:黄河安澜

  报告摘要

  “认真贯彻黄河保护法,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完成22处河道整治、11座引黄涵闸改建。”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黄河安澜“国之大者”,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防汛备汛,强化防汛物资保障,提升科技防汛手段,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织密黄河安澜防线。持续实施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累计植树56.38万株,目前,工程管理范围内林木保有量达229.42万株,绿化面积达2225.72公顷。率先在全省推行生态警长制,率先在河口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建成黄河首个市级巡回检察工作室,率先在利津张滩建成山东黄河首个黄河生态保护中等巡回法庭。建成东营黄河防汛抢险演训基地,率先在全河实现沿黄县(区)民兵应急连汛期分批上堤驻防。

 元素 4:海上风电

  “鲁北盐碱滩涂地风电光伏和渤中、半岛南海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设投产,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

  “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也是我们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着力打造渤中海上风电基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和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大力发展地热能、氢能产业,推动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截至去年11月底,光伏发电装机335.39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装机的57%;光伏发电37.36亿千瓦时,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46%。目前,中船海装、上海电气、三一重能等15家头部企业落户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储能建设规模达到380万千瓦,2030年达到500万千瓦。  

 元素 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报告摘要

  “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谋划、系统施策,推动CCUS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立由胜利油田和东营市17家重点炼化企业为主体的CCUS产业发展联盟,建成山东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开展CCUS“技术开发——工程示范——规模应用”全链条技术攻关。低浓度二氧化碳气源捕集、低渗油藏高效开发与碳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突破。

 元素 6:津潍高铁

  报告摘要

  “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强力推进”

  “雄商、津潍、济滨等项目施工全线展开”

  “推进雄商、济滨、津潍、潍宿等7个高铁项目”

  津潍高铁建设是全市人民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的大事。对津潍高铁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战,并成立工作专组,形成“项目业主+指挥部+施工单位+地方政府+项目警长”协同作战优势,助力全线项目部快马加鞭、比学赶超。2024年1月初,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建设由地下施工正式转入地上施工阶段。津潍高铁东营段全线率先开工建设,截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12%。

 元素 7:数字经济

  报告摘要

  “数实融合不断深化。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3个、智能工厂16个”

  “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胜软云帆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

  胜软云帆是东营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高新突破”的一个鲜明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实施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年行动,加快推进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好海克斯康等重点项目,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软件、信息通信等产业,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连续两年翻倍增长。目前,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已落地重点项目26个,已有海克斯康、易数链、航天宏图、誉存科技等648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海克斯康建成国内第3家赋智中心。

 元素 8:地热资源开发

  “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东营市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目前,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为中深层地热,分布面积56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8.6%。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推进新型城市清洁能源供热,开展燃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供热替代,加快开发区鲁源热力680万平方米地热清洁能源供热、开发区东凯574万平方米供热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河口区大明新能源80万平方米城区清洁取暖热源侧改造等项目建设,助力实现节能减排、减碳和“双碳”目标。

  元素 9:共同富裕

  报告摘要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探索多层次多领域促进共同富裕有效路径。”

  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威海、东营等有条件的市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东营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惠民工作导向,扎实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聚力答好“安居富民”之题。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聚焦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5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实现“十九连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午餐问题基本解决,中小学教室护眼灯实现全覆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联体+医共体”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连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