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营频道 > 文化 > 正文

吕振华:西域盛放的白色玫瑰

2016-03-04 09:1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东营3月4日讯(通讯员:朱东捷 郑志成) 吕振华,高级工程师,1968年1月出生,1990年7月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应用化学专业,现为钻井工程技术公司泥浆公司从事钻井液处理剂和钻井液体系的研究,承担过多项局级课题的研究,获得过多项科技进步奖,发表过10多篇论文。

  

  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乌鲁木齐经开区一栋普通的小楼里亮起了灯,在周围的一片静寂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是钻井工程技术公司的泥浆实验室,实验员吕振华身穿白大褂,正用心擦拭着仪器,为新一天的工作做着准备,举手投足间透着从容和沉稳。

  吕振华1990年石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钻井工程技术公司泥浆公司,从事泥浆研究工作。2011年5月,她第一次接到去新疆实验室倒班的任务。对她这个年纪的女性而言,家庭琐事早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入疆一次大约要呆三个月,最大的考验便是能否舍下家人,安下心来工作。一番顾虑和挣扎后,吕振华毅然踏上了西征之路。

  西部新区钻井周期相对较短,送检的泥浆样品也多,工作强度是东部的三倍,每天起早贪黑,又没有双休日,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2014年11月,吕振华再次入疆,恰逢工作量骤增,新勘突然交给实验室105个样品,并要求两周出检验结果,新疆实验室成立6年来也从未接到过如此艰巨的任务。

  项目部领导问吕振华是否需要从家派人来帮忙,吕振华说:“家里也缺人啊,忙完这次肯定还要接着回去,这样太浪费机票钱了。我估算了一下,这两周把所有仪器都运转起来,晚上再加个班,应该能完成。”

  两周里,吕振华平均每天至少要完成7个样品的检验,这是上半年一周的工作量。由于时间紧迫,每个样品又需要检验多项指标,实验只能穿插着进行。仅有的4个高速搅拌机必须每天一刻不停地同时运转10小时以上,机器以每分钟一万转的速度运转,发出的刺耳的轰鸣声,穿透门窗响彻全楼。

  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一天,即使耳朵里塞着棉球,吕振华的头还是晕的。高负荷的运转令仪器发烫,有的甚至罢了工,可吕振华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让仪器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实验室16个高搅杯根本不够用,为了腾出高搅杯,吕振华把实验室能找到的塑料、玻璃器皿都翻出来,用于盛放老化泥浆,实验台也几乎被摆满。为防止搞混,她细心地为每个容器贴上标签,把有限的实验台划分出几个区域,将不同实验用具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高温高压滤失量的测定特别考验人,例如要拿专用扳手卡住150℃、4.1kpa的高温高压罐放到实验台,稍有不慎就会有烫伤或者摔落的危险。实验紧张有序地进行,她却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第一周,吕振华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近一半的工作量。第二周,项目部领导怕她太辛苦,为她找来帮手,两人齐心协力,终于按期出具了检验报告。

  其实,吕振华临危受命后第三天,她突然接到了老家的电话,一向精神矍铄的父亲病倒了,但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突然换人,任务肯定无法完成。一天晚上,吕振华再次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她终于忍不住哭了。第二天,吕振华强忍着泪水坚持完成了最后一天的工作。

  当吕振华递交检验报告时,领导看出了她的心事,问出原委后,立即为她定好最快回家的机票。待她赶回荣成老家时,父亲已经几近昏迷,十几天后,因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没能趁父亲健在时告个别,成了她入疆以来最大的伤痛,她也只能把对父亲的愧疚深埋在心底。

  2015年9月27日中秋节,接到领导电话,吕振华三度入疆。这一次项目部里只有一位女同志,吕振华克服了生活上、身体上的种种困难,忍受着孤独寂寞,在西部一口气呆了四个月。

  期间有私人公司以高薪聘请她去其实验室工作,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虽然我们石油工业现在处在寒冬,但公司是她成长的地方,给了她施展才能的舞台,理当为公司效力。

  

  “有她在,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再艰巨的任务,她都能从容应对。”西部的领导和同事感慨道。面对称赞,身穿白大褂的吕振华粲然一笑,犹如西域盛放的白色玫瑰。

责任编辑:玄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