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营频道 > 文化 > 正文

孙涛:危化品运输司机的“首席安全官”

2016-06-20 08:0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东营6月20日讯(通讯员:郭振林 范晓辉)“师傅,请出示你的驾驶证……”6月12日下午,东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孙涛在辖区某大型化工厂附近巡查时,发现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油罐车司机神情有些慌张,他果断上前询问。

  

  孙涛微胖,习惯微笑着和人说话,看起来很普通。司机试着找各种借口不出示驾驶证,见都没有用,便开始套近乎:“要不给你领导打个电话?”

  旁边围观的其他司机哄笑起来,劝那位驾驶员:“新来的吧,你看走眼了,这是孙队长,他是咱油罐司机的‘首席安全官’,找他比找谁都好使!”

  孙涛工作快20年了,一直在交警一线,来交警四中队干队长也5年了。他和同事的主要工作是和危化品司机打交道,以前听惯了驾驶员的各种借口。但是,危化品运输驾驶员们主动帮他执法的情况不多见,称他为“首席安全官”还是第一次听到。

  

  交警四中队所在地东营区史口镇是石油生产、运输、储存集散地,辖区有大型化工企业15家,从事运输危化品的车辆有700余台,每天进出辖区的危化品车辆达2000余台次。确保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是中队首要的责任。

  

  2011年4月,孙涛刚到四中队时,辖区运输危化品的车辆大多是加长改装型罐体,安全隐患很多,偶有侧翻事故发生。受制于当时的法规依据和执法环境,对这类车辆的处理,罚款是主要的措施,违法成本低,整治效果不明显,方方面面都有意见。危化品司机最有意见,当时几乎全是这种超标的“大罐车”,一旦被查住,驾驶证扣分降级,这相当于“砸了他们的饭碗”。

  孙涛和同事们揪住这个“牛鼻子”不放,在充分调研后多次向上级提出整改建议,引起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促成了相关法规的完善。在2015年3月的一次集中行动中,中队一次查扣了18辆严重超载运输危化品车辆,对这些车辆的处置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拐点”。

  孙涛说,这是他工作以来感觉最艰难的时期。电话不断,各种压力、说情接踵而至。他没有动摇,向方方面面普法宣传、算“安全帐”,坚持依据新的法规对18辆车全部强制恢复原状或拆解。危化品运输车辆“大罐”变“小罐”的经验被上级向全市推广,从此东营市境内加长改装、严重超载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再也见不到了。

  危化品司机们对此很欢迎。因为车不违规了,他们驾驶起来也就放心了。

  辖区有座史口立交桥,坡陡且长,冰雪天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每到这个时候,孙涛总是带领民警在立交桥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协调市政部门清扫路面,必要时用警车引导危化品运输车辆避开危险路段。

  辖区石油炼化企业地处交通要道,每个月都要集中向外调运成品油,拉油的车队排起来数公里,分列道路两旁,安全隐患较大。这时,孙涛和同事们总会开着警车出现,或者忍受着刺鼻的气味,徒步在车流中穿梭,提醒注意安全,疏导交通。司机们离开时见到孙涛和他的同事们,都会打个招呼。

  6月12日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司机师傅把我说成他们的“首席安全官”,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明天晨会把这事跟队里的同志们分享下,只要真心为群众着想、办实事,群众会理解和认可的。坚持做好,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责任编辑:玄亚如